本文原载《半岛彩票平台 报》第809期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治理,实现依法治理、科学治理是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体现,如何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摆在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面对当前内外部的多重挑战,在新时代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改革实践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法治建设为引领,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形成现代化的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才能有效推动高等教育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优良的育人生态。
一、新形势下高校法治工作的目标定位
(一)教育战略先导地位凸显,需要法治在顶层设计上着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与“实施科教兴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均分别单独成章进行布局,充分说明了推动法治建设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战略支撑作用。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在体制机制构建上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强化法治的保障作用,在政策设计、资源配置等方面依法决策、依法施策,为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保证教育的公平、质量和效率发挥引领、规范和保障的重要功能。
(二)教育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需要法治在引领改革上着力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追求速度、规模的外延式发展阶段向追求公平、优质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式发展阶段转变,在这一转变跃升的过程中,法治所具有的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尤为关键。特别是当前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由增量改革到存量改革的转变时期,治理效能越来越依赖法治保障。存量改革必然会触及深层次矛盾,触碰棘手的难题,而解决矛盾和难题就需要依靠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三)教育权利意识明显增强,需要法治在维护权益上着力
随着教育权利救济和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教育领域内的法律诉讼、申诉、信访等纠纷案件呈快速增长态势,反映出受教育者教育权利意识的明显增强。师生对于民生、法治、公平的诉求日益增强,参与学校治理、保障自身权利的愿望更加强烈。应该说,无论是政府、学校还是师生、家长、社会都对推进依法治校充满期待。
(四)数字化转型带来新挑战,需要法治在保护创新上着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深刻的社会变革,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以后,将整合形成新型的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新型教育技术对教育法律政策带来挑战,Chat GPT等深层次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教育科学领域,高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布局、学生管理等诸多方面必将面临新的巨大挑战。
总而言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已经成为大学治理的共识和追求。如何让依法治校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产生治理成效是我们推进依法治校的着力点。目前,高校中的一些干部、师生对依法治校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有人认为做好高校法治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关系不大,出了问题才认识到法律的作用;还有人认为,实现法治化太过理想,不利于改革,甚至阻碍改革;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教育管理者将法治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在实际工作中不知法、不懂法、不用法。然而,教育改革越来越深入,教育领域内的矛盾也越发增多,人们对法治的期待和依赖越来越明显。全面深化依法治校,以法治促进改革,以法治推动善治,以法治保障发展,已经成为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动力。
二、半岛彩票平台 法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十三五”以来,半岛彩票平台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教育部和陕西省关于高校法治工作的部署要求,逐项对标落实高校法治工作测评指标,强化“基”“本”“能”三项建设,在根本点、关键点、创新点着力,全面夯实建设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的法治基础,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概况起来,主要是:
“一项战略引领”——构建依法治校之“基”。“十三五”以来,学校将“依法治校”确立为“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六大战略工程之一,并在“十四五”进一步优化升级,持续将所有办学行为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以良法善治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校党委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实施意见》进行系统部署,并将法治工作纳入每年度学校工作要点进行专项安排,有效保证了法治建设扎实有效推进。
“二级体制架梁”——夯实依法治校之“本”。依据《教育法》《高教法》和党内有关文件规定,在校院(系)两级全面推进依法办学。学校层面,构建起了以《半岛彩票平台 章程》为统领,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术委员会制度、理事会制度、教师申诉制度、学生申诉制度、财经委员会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等完整的“一章八制”制度体系,夯实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治理体制机制。院(系)层面,围绕建立健全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制定了学校《各院(系)党组织会议议事规则》《各院(系)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22个院(系)全部制定修订了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进一步明确了院系党委和行政的权责关系,完善了院(系)议事决策制度,保证了院(系)决策和管理运行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三重机制保障”——增强依法治校之“能”。一是决策机制保障。成立法治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分管法治工作的校领导为副组长,全面协调推进依法治校过程中的重要问题、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每年定期召开学校法治工作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保证了法治建设各项任务全面落实。二是队伍机制保障。成立实体机构的学校法律事务室,组建了“专职法务工作人员+资深法学专家+专业律师顾问”的法治工作队伍。目前,已聘任了3名法学专业的专职法务人员,以及6名法学专家和4名专业律师作为学校法律顾问团队,负责处理涉法涉诉相关事务。2017年至今出具法律意见共869份,处理诉讼案件40余件,为学校法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制度机制保障。建立了学校管理制度的“进化机制”,制定并适时修订了《半岛彩票平台 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明确了规章制度废、改、立的规则程序,以制度管理“制度”。每月召开制度审核会,对拟制定修订的管理制度进行合法性审查,“十三五”以来审核各类管理制度400余项,有效保证了各项管理制度的合法性、规范性,为学校依法办学、依规治校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
三、学校法治工作的努力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深刻变革。新形势下全面依法治校是大学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系统化、整体化推进高校法治工作,对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只有以这样的认识高度,才能认清当前推进高校法治工作的意义和价值,高校法治工作才能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在深入分析学校法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基础上,着眼未来,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成为我校法治工作的主要努力方向:
一是法治应成为最重要的制度供给。一方面,学校各项改革的制度设计都应坚持法治原则,充分发挥法治在学校治理中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功能;另一方面,成熟的改革措施应逐步上升为学校制度,避免朝令夕改,保持制度的稳定性,同时在全校发挥制度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和整体效能。
二是法治应成为最基本的治理方式。政府依法治教、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社会依法评价,成为高等教育治理的基本要求。法治的功能不仅要停留在学校广大干部职工的思维上和理念上,更应在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推动发展等方面全方位发挥应有作用。
三是法治应成为最有力的改革支撑。改革与法治是一体两翼的关系,互为牵引、互相支撑。推动学校“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应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功能,从而形成全体师生有效参与、办学资源合理配置、管理制度科学规范、综合改革遵循规律、改革发展保障有力的治理局面。
四是法治应成为人人追求的校园文化。法治是底线,也是理想的价值追求。大学法治工作的理想效果应该既体现在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办学中实际问题、推动改革发展上,又体现在善用法治管理服务育人,在良法善治中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我们要积极引导师生成为法治精神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自觉形成学法、崇法、用法、守法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准则。在良法善治中,全体师生能够切身感受到公正评价、平等对待、自由民主、和谐有序,使规则意识深入人心,按规则办事蔚然成风。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法治建设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面向未来,高等学校必将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以法治引领和保障高等教育事业行稳致远,实现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法治的轨道上推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新辉煌。